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

2012四旬期和復活節訊息



2012年四旬期和復活節
愛主愛人  滿懷熱情

自今年年初,教宗召喚我們進入「信德年」,我們便出發邁向瞭解和反省生命的旅途,但不是孤單的,而是有伴同行;我們希望自己能受天主的教導,天主在耶穌內渴望透過週遭人們的生命活出其奧秘。我們認出在這個時代的事件中,在個人和團體中,光與暗、善與惡的相互作用,同時是我們個人歷史的張力,也營造了我們這個世代的氛圍。

為了我們所渴望的充滿熱誠的生命,我們把自身委託於基督,因為祂,我們獲得了寬恕,使我們得以認識天主。在祂的生命和教導中,基督幫助我們瞭解祂的父,也是我們的父,祂幫助我們認識自己,幫助我們認識什麼是祂渴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得到的圓滿的生命。因此我們今年一整年日復一日地要如此向祂祈禱:祂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。

彼此關懷,激發愛德,勉力行善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希十24)


在這個四旬期和復活節,當我們走向基督時,我們採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為所有基督徒提供的路徑,更新我們的信仰,在個人和團體的層面,汲取以下一些要點。

1.「我們要彼此關懷」:為我們的兄弟姊妹負起責任
我們在注視別人之前,先要定睛看耶穌,而且要彼此關懷,對我們的兄弟姐妹的命運不能袖手旁觀和視若無睹。然而,我們的態度經常正好是相反的:漠不關心,出自於自私的毫不關心,並戴上所謂尊重「個人隱私」的一個假面具。今天同樣地,上主響亮的聲音向我們所有人呼喚,我們「要彼此關懷」。今天,天主甚至要求我們要做我們兄弟姐妹的「守護者」,要我們建立的關係,是基於彼此為對方設想、關心別人的福利──別人整個的福利上。到底是什麼東西阻礙了我們以這樣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兄弟姐妹呢?通常這都是因擁有物質上的富裕和一種自足的意識,但也可能是這傾向──把自己的利益和問題放在其他一切之上。

2. 「彼此關懷」:是一份互助互惠性的禮物
作為他人的「守護者」與另一種心態相反,就是將生命完全局限於現世的幅度,缺乏末世的角度,以及以個人自由的名義接受倫理道德的抉擇。一個像我們今天的社會,在面對肉體的痛苦,以及在生命中的一些靈性和道德要求時,會視若無睹。在基督團體中卻不能這樣;在謙遜和愛德的精神中互相規勸和勉勵,必須是基督信仰團體生活的一部分。別人是我的一部分,而他或她的生命,他或她的得救,都關係到你我自己的生命與得救。我們在此碰觸到共融的意義其中一個十分深邃的層次:我們的存在,無論好壞,都與別人息息相關;我們的罪行和我們的善功,二者都有一種社會的幅度。

3. 「激發愛德,勉力行善」:一起克己成聖
這句話使我們省思成聖的普世性的召喚──靈修生活上持續不斷的旅程,為渴求更大的神恩,以及更崇高和更豐碩的愛德。我們處身於這種充滿動力的前景中,彼此鼓勵,以達成愛德和善行的圓滿。我們都因為要成全天主的計劃,為了教會的益處和個人的得救,得到了種種精神或物質的財富。靈修導師們提醒我們,在信仰生活中,不進則退。讓我們接受這永遠都適時的呼籲,追求「基督信仰生活的高標準」。

以智慧以心神認識、愛慕並仿效基督

聖鮑維達論到「轉化世界的生命」時,他說應以智慧和心神去認識和愛。對此,他特別強調堅實的陶成和服務的態度,以及應有信念,我們的精神就是必須付出自己,為活出當下甚至「交付生命」。

從耶穌基督那裡,聖鮑維達瞭解到與祂的相遇,是諦造生命轉變的關鍵;從他自己的生命和他所幫助的追隨基督的年輕人身上,他都肯定這一點。注視基督,注視祂如何捨棄自己的生命,祂與父的關係,祂與周遭人們的關係;認識祂,感受祂的感覺,感受我們如何被祂所吸引,愛慕祂,以這種感度生活,一點一滴地,我們的反應、檢視事物的方式、我們的感受都會與祂融合在一起,一切都會仿效祂。

注視祂、認識祂、愛慕祂、仿效祂,這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是在我們所同屬的這個靈修大家庭進行的,因此以教宗的邀請作為個人及團體的責任,我們迎接這個四旬期和復活節。

願你們與我分享這個渴望:獻上為世界的福傳我們在聖德蘭文教團內獲得的一切;我在邁向復活節慶典的路途上向你們獻上我的關愛。

Loreto
2012. 02. 17